张璟琨:用满腔真情做学生的“引路人”

作者:发布时间:2023-12-13浏览次数:87

 

从一名新闻宣传业务“老兵”转变成基层团线“新兵”,无论在哪个岗位上,张璟琨认为变的是“角色”,不变的是“初心”。面对新机遇、新挑战,她怀抱梦想、脚踏实地,始终保持年轻干部的清澈和纯粹,在“变”与“不变”中锤炼自我,坚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用实干彰显“党有号召,团有行动”的赤诚担当。曾获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承办工作成绩突出个人、2022、2021年度金华市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等10余项荣誉,所在组织获评2022年度金华市五四红旗团委,各项工作获中央新闻联播、中国青年报、学习强国、浙江卫视等各级主流媒体报道。
 

用心上好“理论课”,让青年有“共鸣”能“共情”

 “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强调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,这里是《共产党宣言》中文全译本首译地……”在义乌市分水塘村,张璟琨带领着学院“婺语青声”宣讲团“磨课试讲”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,充满激情的宣讲引得台下阵阵掌声。

为了让理论宣讲充满“鲜味”“甜味”“乡土味”,她组建一支熟悉青年、能讲善讲的宣讲队伍,多次深入金华义乌、武义、浦江等地“循迹溯源”,寻访金华红色地标,以入村社、名人故居、纪念馆等形式,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合进了现场讲解,精心磨好一堂课。先后开展宣讲60余场,累计覆盖1600余人次,设立线上宣传平台“婺语青声”栏目,助力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中“声入人心”。其中,《守好红色根脉 赓续伟大精神》《追寻与弘扬希望之光》微宣讲登上“学习强国”“浙里潮音”等学习平台。

 “青年人只要心中有信仰,就可以大胆走上青春讲台,在练中学,在学中练。”她希望用青年听得懂、记得住、能领会的语言,讲好党的创新理论、党史团史、文旅故事和榜样事迹,让宣讲带有理论味、青春味、浙江味。

 


 

用情上好“志愿课”,让青年既“善作”又“善成”

2022年9月,张璟琨接到浙江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开幕式文体展演和田径赛、闭幕式颁奖的重任,面对时间紧、任务重,白天上课晚上排练,她带领学院志愿者从汗流浃背的9月,到穿着大衣仍觉寒冷的11月,每个动作整齐划一、连贯合拍,排练多达200余场。进入体育场后,所有人更是面临场地、气温、体能、疫情的多重挑战,她全力以赴做好志愿者思想引领、后勤保障、心理疏导等工作。这段难忘的经历,让她不仅收获了鼓励和认可,更怀揣着被体育盛会点燃的激情和梦想,砥砺奋进,勇毅前行。

同走拼搏路,难忘亚运情。2023年5月,她荣幸地加入杭州亚运会金华体育中心场馆群运行团队,成为一名志愿者领队教师。赛会期间,她拉高工作标杆,下足绣花功夫,始终与志愿者并肩同行,带领 “小青荷”圆满完成14场足球赛、73场藤球赛、6场颁奖仪式、火炬传递仪式,事迹先后受到中央新闻联播、浙江新闻联播、杭州亚组委官网、中国青年报等高端媒体报道。

 “这里一共是11个品类的物资,是作为赛时志愿者保障的,要确保发到每位志愿者手上。”面对赛时物资数量多、种类繁杂,张璟琨及时清点打包、分装分发、补给调配物资。志愿者换岗休整空间是“志愿者之家”,而她就是这里的“大管家”,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这里,迎接志愿者的到来,进行各项任务的部署分配,晚上确保每位志愿者都离开后,再关灯锁门,这里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她奔波的身影。

由于整个亚运会服务周期比较长,除了做好业务指导和组织管理,还要想办法让志愿者用最好的状态去服务。为此张璟琨还花了很多心思,将换岗休整空间进行提档升级,设置了风采展示、拍照打卡、休息办公等功能区,组织“小青荷”端午节、中秋节、集体生日会等活动,让志愿者留下有趣、温馨、难忘的志愿服务经历。

摄影专业毕业的张璟琨,还在工作之余拿起摄像机,为“小青荷”志愿者拍下点滴瞬间。“志愿者代表了当代青年的朝气、城市的活力和未来,我们希望他们具备扎实的技能、知识,做好赛事服务,也希望他们乐在其中,享受亚运氛围。”张璟琨说,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,也是文化交流互鉴的盛会,她希望携手“小青荷”一起共同弘扬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,积极当好文化传播的使者,为这场体育文化盛会贡献青春力量,向亚洲乃至全世界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风采。

 


 

用力上好“实践课”,让青年要“敢想”更“敢为”

 “直播间的宝宝们大家好!今天是咱们‘浙风十礼’直播间的第7场文化推介会。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坛头村民俗画馆,这画的是坛头村的美丽风景,是相亲百姓的美好生活,更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。”去年6月,为了积极推进“浙江有礼”省域文明新实践,张璟琨组建“文旅共富 礼润善行”实践服务队,深入走访“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”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。

她用镜头记录婺州窑、地方戏、民俗画等文化的传承过程,并利用村内所搭建的直播间,为村内文化产品扩大销售渠道,还变身“乡村规划师”,撰写导游词、设计旅游线路、编排研学课程,建立暑期儿童研学集训。以纪实拍摄和现场访谈等方式,摸清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家底,呈现未来乡村建设现状、特点以及成果,记录特色奔富路,用青年视角探索未来乡村建设新路径。制作宣传片《浙风十礼行 有礼看履坦》《留学生眼中的坛头》发布在学习强国、浙江日报、文明金华等平台,用青春力量传播“浙风”,通达“十礼”,荣获2022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“百优团队”。

去年,学院推进课程思政示范学院建设,她率先启动学院“第二课堂”项目化育人实践,借鉴第一课堂培养模式,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,为学生建立多门开放自主、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课程,明确课程标准、教案,探索实践工作和理论创新的双向转化,积极拓展团员青年教育的工作方法。她还指导社团开展“精品课程”共创计划,绘就“同心圆”、扩大“朋友圈”、打造“招牌菜”,将好的课程建设成果推广与应用,让学生体验感与获得感不断提升。

 


 

一路走来,她收获成长,亦初心未变,用心、用情、用力邀请广大青年共赴“青年在旅院更有为”的青春之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