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——朱色叙事:中国红在年俗艺术中的多维解构

作者:林嘉怡发布时间:2024-09-20浏览次数:12

2024年9月20日,“浙忆犹新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台州市金清中学,围绕“朱色叙事:中国红在年俗艺术中的多维解读”这一主题,开展了关于传统色彩文化的调研活动。本次调研聚焦“中国红”这一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文化记忆中的色彩,探索其在年俗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。

团队采用多角度研究方法,从色彩象征、民俗传统、艺术载体和现代创新四个方向展开调研。成员们通过走访观察、工坊体验等方式,深入探讨了中国红在春联、年画、剪纸等传统艺术中的文化意义。

研究发现,中国红在年俗艺术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象征体系。团队重点分析了三个典型案例:一是年画中的朱砂颜料——探讨其天然矿物特性如何赋予年画持久鲜艳的色彩;二是剪纸中的红纸运用——分析红色在剪纸艺术中的视觉表现与空间叙事;三是舞龙服饰的绛色设计——观察动态表演中红色的视觉冲击与文化寓意。

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,团队成员不仅对比了传统朱砂与现代染料的色彩差异,还亲手体验了古法红纸的植物染色工艺,并尝试用AR技术探索中国红在数字艺术中的创新呈现。

此次调研不仅帮助同学们系统认识了中国红的传统文化价值,也提升了运用现代技术研究非遗文化的能力。未来,“浙忆犹新团队将继续深化相关研究,探索传统色彩在当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,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年智慧。